与外国老婆离婚后娶中国妻子,如今回国发展,他是谁呢?

李东华96奥运会-李冬崟奥运

最近几十年中国的体操运动发展得越来越好。尤其是在最近几年,中国在体操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当然这和优秀的体操运动员也有很重要的关系。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体操运动员,比如前亚洲艺术体皇钟玲、多枚奥运金牌得主李宁等人。事实上,在中国的体坛史上曾有一位天赋极佳的体操运动员,后来因为生病等诸多原因离开了中国体操。他就是亚特兰奥运会上体操鞍马项目的冠军得主李东华。

李东华的体操生涯总是充满各种困难。1967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的李东华,在他7岁的时候获得了当地的少儿体操比赛的全能冠军,此时的他已经小有名气。进入国家队之后,李东华就开始了艰苦的体操训练。随后在中国体操锦标赛上夺得了鞍马项目的冠军。但是在后来的训练中,李东华多次发生意外。而且每次发生的意外,都导致李东华身体严重受伤。

可能是因为身体受伤,导致李东华很可能无法继续训练体操,但真正使他离开中国体操的是他和一个瑞典女子相爱了。那时候的国情还非常严峻,作为国家体操队的运动员之一,李东华和一个外国女子相恋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反对。面临着多种选择,李东华最终离开了中国体操。不久之后就和瑞典女子前往瑞典结婚,而他的国籍也一同并入瑞典。

虽然说李东华离开了中国体操,身体有多处受伤。但是他在瑞典蛰伏五年之后又重回赛场,拿下了第一枚属于他的奥运金牌。而李东华在瑞典和妻子的生活也是比较幸福的。李东华默默无闻的那5年,他的妻子一直陪在他身边。可以说他的妻子见证了一位体操运动员从跌入人生谷底到再次达到人生巅峰的传奇,后来和瑞士妻子离婚后,李东华娶了第二任妻子黄倩,后来两人生了一个儿子,现在的他也在国内发展。

50多岁的年龄在中国很多人都享受着子孙绕膝的欢乐,而现在的李东华已经进入知命之年,没想到正是享受人间极乐的时候,51岁的李东华承受着很多的痛苦,没想到到了这个年龄,却迎来了丧子之痛,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这对于51岁的李东华来说,是一件非常悲痛的事。

李东华的儿子已经7岁了,没想到就出现这样的不幸。此前李东华还带着他参加很多活动,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癌症侵袭着他,最终李东华儿子没能坚持住,还是离开了世界,对此李东华非常难过,令人非常惋惜,最后我们也希望曾经的奥运冠军能够早日从悲痛之中走出来。

体操的知识

竞技性体操是指以挖掘人体最大体能,在竞赛中达到技术颠峰为目的的一类体操。它包括有竞技体操,技巧运动,艺术体操和弹网运动等。它们都有各自的国际组织,特定的技术规程,竞赛规则,评分和计分方法。竞技性体操包含有许多难度技术大的动作,协调性高,具有全面性,复杂性,准确性,惊险性和艺术性的特点。它对人体的体能,技术和心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体操中的高级部分。

竞技体操是指运动员根据特定规则,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完成各级大纲所要求的动作难度、成套编排及动作质量并给予评分的一项竞技性运动”。独创性、惊险性、稳定性及优美性,在这个项目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作为竞技体育难美项群项目之一,其最大特点就是技术发展追求难度大和新颖因素,主要通过难度动作的编排与创新,高标准的动作规格与良好的稳定性等因素表现出来。

竞技体操技术是指体操运动员借助外力(杠子弹力、重力等)通过内力,改变身体与身体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保证身体重心沿着一定轨迹运动,以符合动作本身要求的方法。竞技体操技术寓于动作之中,运动项目多,动作类型也多,完成动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竞技体操技术是一种复杂的技术系统。

竞技体操技术从其动作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正确技术、错误技术和弥补技术三种。

正确技术。

正确技术是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正确技术中包含着先进技术,先进技术是在正确技术基础上,用更合理、更完美的方法调动身体的运动潜能,展示身体最大幅度,用力和表现力,预示着这种技术未来

的发展方向。

从体操技术发展过程看:自由体操踺子后手翻这个最基本的动作,在不同时期围绕自由体操中高难度动作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其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50年代,它仅为团身或直体后空翻提供动力,所以后手翻技术强调甩臂;到了70年代后踺子后手翻不断创新,发展了撞肩的技术,它为发展难新动作获得更高的速度创造了良好条件,给创新动作打下了更高基础。

从训练角度看:对运动员动作技术要求精益求精,让技术更加成熟精湛,使动作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它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就强。

一些运动员成套动作很难,完成动作技术质量也很好,但是却不能成为冠军。在很大程度上讲,还是正确技术与先进技术在起作用。冠军的成套动作令人回味无穷,有与众不同特点,霍尔金娜的动作舒展、流畅,幅度和开度都超过了所有对手,其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格加上优美窈窕的身段,使之在器械上的完美表演达到了让人鼓舞和叹为观止的境界。

错误技术

错误技术的概念:错误技术是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运动方向、速度、角度、用力大小、顺序等技术细节量值发生错误,直接影响着正确技术的方法,甚至不能完成整个动作,没有即刻修正错误技术的行为。

错误技术对动作的危害性:①错误技术令动作不美;②错误技术影响动作向更高一级难度发展。从运动训练角度看,基本技术或动作技术中有错误,将影响着同结构组动作的发展。如:快速后空翻要有“远射”以保证向后速度,以胸带髋为反弹创造最佳条件,否则无法进行后续难度空翻;③错误技术潜在着动作变形的可能;④错误技术是诱发比赛时动作失误的温床;⑤错误技术消耗身体体能;⑥错误技术令运动员受伤。

弥补技术。

弥补技术是技术的一种类型,它是动作技术结构出现偏差后,运动员即刻采用的一种补救方法和手段,以期达到完成动作的目的。弥补技术是错误技术的一种类型。从动作外观上看,有时我们能看到它的存在,有时我们不易看到它存在,或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因为它弥补其错误技术的幅度较小,甚至仅只有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而从外观上看动作自身变化较小。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效地利用随机的和联接的弥补技术、对提高运动员完成单个动作及成套动作的信心、成功率、提高运动员能力水平等方面问题有其重要意义。教练员既要适时利用弥补技术这个武器帮助运动员提高比赛成功率和训练能力,又要为最终能避免或克服弥补技术而不懈的努力,在正确技术和弥补技术这对矛盾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总之,体操动作中有正确技术、错误技术和弥补技术三种表现形式,它们支持着动作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和形成的机理,各种技术表现将影响着各种动作的表现效果。?

体操金字塔基础薄弱

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主任的回寅说,中国体操和其它运动项目一样,在人才培养上走的是从体校到专业队到国家队的道路,运动员经过层层筛选后少数精英进入最高层的国家队,因此中国体育人才结构呈金字塔形。在百废待兴的过去,这种体制确实发挥了很大优势,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人才资源。而且,由于金字塔的基础很雄厚,即选材面很宽,因此塔尖的优秀运动员也很多,在中国体操的辉煌年代也因此出现了李宁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但现在,体操的金字塔基础已发生变化,由于体操难度大、专业性强等原因,越来越多的基层单位不再开设体操项目,使体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回寅说,他曾经参与组织北京青少年体操锦标赛,当时北京十多区县都派队参赛,但现在各体校中还保留体操项目的只有两三所。回寅感叹,由于体操群众基础的薄弱,国家队选才面也受到了限制,想大批发现李宁这样的苗子已不再像过去那么容易。

李东华现象

谈到旧体制的弊端时,回寅还谈到了一位代表瑞士获得奥运会冠军的原中国体操运动员李东华。

李东华曾是体操国家队成员,在训练中严重受伤,当时被认为已无法再继续从事体操运动。但是,一个偶然机遇使他认识了一位瑞士姑娘并与其结婚,然后移居瑞士。不甘心就此放弃体操事业的李东华继续在瑞士一家俱乐部训练,以惊人的毅力重新焕发职业生涯第二春,并代表瑞士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取了鞍马冠军。

不少人在听到这个故事后,都为李东华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所感动。但是,作为一名老体育工作者,回寅却看到了精神背后的体制问题。他说,李东华能最后夺取奥运会冠军,说明了他的潜质,但这一潜质却在国内没有被挖掘出来,而是到了国外才被激发出来,是值得界内深思的。

大赛心理

中国体操队虽然在雅典失利,但在奥运会前的世锦赛上还是有很出色的表现,包括男团夺冠,为何到了奥运会上却突然失足呢?

回寅认为,奥运会失足与中国选手的临场心理紧张有很大关系,因为中国选手强调训练,但比赛很少,因此到了大赛时容易紧张导致不能正常发挥。但是国外选手的特点是以赛代练,通过频繁的比赛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和实际作战能力。而且,外国比赛现场氛围总是很热烈,因此运动员平时比赛就适应了大赛氛围,而且是越到大赛时越有上佳表现,属于一到比赛就兴奋的选手。

基层教练的积极性

回寅还指出,现有体制能充分发挥国家的力量,保证体操事业发展所需的投入,但同时也容易忽略对基层教练积极性的保护。

他说,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功,离不开国家队教练的指导,同样离不开进入国家队前基层教练的栽培。基层教练对培养一名有天赋的运动员也付出了很多辛勤劳动。但在现有体制下,一名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后,往往很少看到基层教练的名字被提及,这对他们发现和培养运动员的积极性是个打击,已有些地方教练对此表示了不满

北京奥运会上李小鹏获得几块金牌

人物小传

李小鹏,男,中国男子体操队队员,1981年7月出生,湖南长沙人,雅典奥运会铜牌得主。5岁练体操,6岁进入长沙市体校,12岁进入湖南省体操队,15岁入选国家队。1997年,16岁的李小鹏获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成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冠军。至今,李小鹏已获得了13项世界冠军。

9月4日上午,在雅典奥运会上历经风云变幻、最终铩羽而归的国家体队****李小鹏和同伴一道回到长沙。小鹏第一个走下火车,手捧鲜花的妈妈潘建国赶紧迎上来。母子相见,小鹏拥着妈妈再一次因失利而流下了男儿泪。

归来的短短两天时间,小鹏除了参加湖南省有关部门的活动外,谢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在两个月前才搬的新居中,他呆在父母身边,听着久违而亲切的唠叨,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6日一早,李小鹏离家飞回北京。登机口前,小鹏和妈妈道别,他猛然发现不到50岁的妈妈在风中飘动的丝丝白发。妈妈老了,为了儿子的体操事业,她操碎了心,而这次奥运失利,她同样也顶着很大的压力。南方初秋的晨风已有些凉意,小鹏此刻却心潮涌动,热血沸腾。想着这么多年来母亲为他所付出的一切,他不甘心自己的梦遗失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岁月。为了梦想,为了报

答母亲的操劳,小鹏头也不回地又开始了4年一个轮回的奥运征程……

心手相牵,母亲扶儿走上体操路

小时候的李小鹏,是大院里出了名的顽皮孩子,一天到晚不是在院子里摸爬滚打翻跟头,就是在家中练倒立,从不会规规矩矩坐上一会儿,身上因摔摔打打而留下的小伤小疤从没间断。两岁多的时候,他好玩似的从二楼准确地跳到一楼的沙堆上。妈妈潘建国生怕儿子有个闪失,急得直掉泪,可小鹏却高声叫道“我是霍元甲,我谁也不怕”。小鹏5岁时,潘建国偶尔在大街上看到业余体操班的招生广告。她立即想到儿子好动的天性、想到他3岁时在电视上看李宁比赛,眼中流露着的痴迷神情。回家后,妈妈对儿子说:“鹏鹏,我们学体操去!”

到了业余体校参加面试时,教练邱奇看到小鹏的父亲李真愚身高1米8以上,怕小鹏也像爸爸一样高,所以不想要。潘建国连忙解释说:我才1米5多一点,男孩子一般像母亲,我保证,他一定会符合你们的身高要求。邱奇勉强答应了,让小鹏做立定跳远,精精瘦瘦的他是所有小孩中跳得最远的。教练赞许地拍了拍他的小屁股,谁知小鹏一转身,像泥鳅一样溜得远远的。“好机灵的小鬼,进去玩吧。”初进体操馆的小鹏这儿瞅瞅,那儿摸摸,从没见过吊环的他还别出心裁地把双脚插入环内,手抓吊索顽皮地荡起了秋千。下班时间到了,满头大汗的小鹏仍不愿走。他一边挣脱妈妈的手,一边回头对教练说:“我还要来玩!”

一个星期后,小鹏接到了业余体校的录取通知书。训练非常艰苦。为了给儿子足够的营养以保持体力,身为普通工人的夫妇俩省吃俭用,潘建国甚至3年没有给自己买过一寸布头。但是年幼的小鹏并不能领会父母的苦心,他对这种艰苦枯燥的体操运动开始产生厌倦情绪。更让人不省心的还有他顽劣的童性,训练课上,他常常避开教练的目光,躲在角落里开小差,有时干脆出去玩弹弓、踢足球。为此,教练没少批评他,并通知了家长。父母给他说过多次,可小孩的天性一时难以改变。

一次,父亲到外地出差,潘建国刚好生病发高烧,小鹏以为没人送可以不去训练了。正当他乐滋滋做着美梦时,妈妈掀开了被角。小鹏极不情愿地起床,吃完妈妈给他煮的荷包蛋,潘建国费力地背着儿子出发了。尽管顽劣,但小鹏仍然感觉到妈妈因高烧而发烫的体温,以及沉重的喘息和初冬里流淌的大汗。他开始心疼妈妈了,赶紧下来让她休息。小憩片刻,潘建国要继续背着儿子走。小鹏不同意了,说:“妈妈你都病成这样了,还要送我练体操。我不要你背,你牵着我的手,我自己走。”潘建国头重脚轻踉踉跄跄地牵着儿子的小手,行色匆匆地走在清晨的长沙街头上。妈妈说,小鹏你喜不喜欢李宁大哥呀?小鹏说当然喜欢。“李宁大哥练体操的时候也吃过好多苦,所以他才能得很多金牌。我看你不能吃苦,又贪玩,妈妈觉得你肯定是不喜欢他的。”潘建国说。“喜欢他,喜欢他,我要拿一箩筐金牌,比他还多。”小鹏有些急了。“那你为什么那么怕苦,不好好练?”妈妈将了儿子一军。这时,小鹏不好意思地朝妈妈笑了一笑。送儿子进了体操房,潘建国靠在墙根坐了两个小时还喘不过气来。当晚,小鹏跟妈妈说:“教练表扬我了,说我今天进步了。”

从此以后,教练布置的任务他再也没打过折扣了。有一次,练单杠时手掌磨破了感染化脓,小鹏到医务室抽掉脓血又回到了训练场。潘建国说,我跟教练请假,你休息两天吧。小鹏说:“我的训练任务还没完成,再说一休息,妈妈你肯定又会说我不能吃苦了。”

潘建国以前只见儿子哭过一次,那是在省队时,一个比他大的队员打了他,不甘示弱的他还了手。但小鹏仍觉得委屈,回去以后跟妈妈哭诉。潘建国一边拿毛巾给儿子擦脸一边问:“你告诉妈妈,打人对不对。”“不对。”“可你为什么还要打人?”“是他先打我的。”潘建国拉过小鹏坐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他打你了,你可以告诉教练,也可以跟他讲道理。你是妈妈的好孩子,我不管谁先动手,你打了人就是不对。记住,明天跟那个队员道歉。”第二天,李小鹏果真向队友道了歉。正是潘建国这种通情达理的教育,李小鹏从省队到国家队,和教练、队友及工作人员的关系都处得非常好,特别是随着名气一天天增大,他和大家的关系更加融洽。

李小鹏与父母在一起。

曾有憾事,母爱驱散云和雾

在湖南队时,李小鹏已经开始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因此,还不到15岁的他便入选了国家体操队。临行前的一天,小鹏和妈妈上街时看到了一双非常喜欢但价格不菲的运动鞋,他在柜台前流连很久,但想到买这双鞋将花掉妈妈两个多月的工资,他最后还是走开了。他知道讲出来,妈妈肯定会给他买,但他不愿给并不富裕的家里增加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快,小鹏忘记了这件事。但就在他收拾行装时,潘建国却像变戏法似地把那双运动鞋交给了他。小鹏此时没有喜只有愧,因为他知道妈妈不知又要省吃俭用多久才能填补这个“空”。如今,这双鞋早已不能穿了,但小鹏一直留着。

儿行千里母担忧,潘建国放心不下小鹏,她每周给他打两次电话,询问他的训练和生活情况,还主动和教练联系,请求教练对小鹏多加管教。由于小鹏基础好,悟性高,身体灵活,不久便出类拔萃。1997年瑞士洛桑世界体操锦标赛前,队内根据小鹏的表现,决定让他出征。小鹏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母亲。潘建国想到这是儿子第一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于是专门请了一个月假去北京照顾儿子。在体育局那个潮湿的地下室,潘建国不知给小鹏煲了多少靓汤,而自己却常用馒头咸菜白开水解决问题。出征前潘建国告诉小鹏千万不要紧张,要放得开,相信自己的能力,就是输了,也积累了临场经验。其实,此时潘建国自己却紧张得连晚上都睡不好觉。那次比赛,16岁的李小鹏在男子团体决赛中4度上场,和队友们一起夺得了团体冠军,他由此成为中国体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冠军。回国时,他把队里发的奖金给父母买了许多礼物。虽然给妈妈买的衣服并不合身,但潘建国仍常常穿着,因为她觉得意义非同一般。

然而,就在李小鹏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的时候,意外发生了。在一次训练中,他摔伤了右手肘关节。虽然经过及时治疗伤是痊愈了,但由于多年劳损,小鹏的右手再也不能像健康人那样自如地搭至肩头。伤病留下的后遗症对主要依靠上肢力量的支撑项目鞍马影响极大,此后,他再也不能系统地进行鞍马训练(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干脆停练了)。一个曾获得过冠军的拿手项目,就因为一次受伤给毁了。李小鹏心有不甘,他是一个强项很强、弱项不弱的全能型选手,2001年九运会,他在没参加鞍马比赛的情况下,仍进入了全能前八名。小鹏一直认为只有全能冠军才能真正体现运动员的水平,要强的他曾发誓一定要拿个全能世界冠军。可是梦想之船刚刚启航,就在伤病的滩涂上搁浅了。

小鹏苦闷、彷徨,情绪一度跌到了低谷。虽然他仍如期打电话回家,并且努力装出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腔调,但细心的潘建国却发现了蛛丝马迹。在妈妈的再三盘问下,原本怕家人担心的小鹏不得不把情况告诉妈妈。潘建国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它关系到儿子未来的事业和前途,这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坎啊!她不顾此时自己有病在身,马上和丈夫一道赶往北京。她先向主管教练陈雄仔细询问了小鹏的伤情以及对今后的影响。然后她开导儿子:你能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男子体操世界冠军,证明你的能力很强。虽然肘关节受伤,练不了鞍马,不能参加全能比赛,但是对其它项目的训练影响并不大。妈妈知道你的心气很高,可既然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敢于面对。好好练,同样可以拿世界冠军,同样可以为国争光。你还记得那年在青少年宫搞托马斯全旋对抗吗?你为了把其他人比下去,硬是连续做了100多个还不肯下马,最后还是教练把你骂下来的。当时妈妈很高兴,觉得我儿子有出息。今天妈妈同样相信,只要你好好练,将来一定会更有出息。

为了减轻药物对小鹏训练造成的不良影响,潘建国四出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听说有种草药敷疗很有效,她便冒着酷暑,连续半个月跑到乡下山间采草药。一次她碰到了一条蛇,生性怕蛇的她吓得连滚带爬瘫坐在山坡上,但为了儿子,惊魂未定的她最后还是壮着胆子采满一袋草药才回家。

母亲的关爱给儿子很大震动,也给他带来了新的力量。走出阴霾的李小鹏在1998年世界杯体操总决赛上,获得了自由体操和双杠两项冠军,翌年的天津世锦赛上,又轻轻松松地将团体和跳马两块金牌收入囊中。随着李小双退役,小鹏多年来练就的气定神闲的大将风度及辉煌的战绩让人们看到,一个属于李小鹏“君临天下”的时刻到来了。2003年,在庆祝体操运动百年华诞的阿纳海姆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李小鹏凭着以他名字命名的世界罕见的高难动作——“李小鹏跳”(跳马)和“李小鹏挂”(双杠),独得团体、跳马和双杠3块金牌。那一刻,他首先想到的是大洋彼岸湘江之滨的妈妈,他马上发去信息:妈妈,我又成功了,您辛苦了,谢谢妈妈!

梦失雅典,妈妈眼中的儿子依然最棒

雅典奥运会前,业内人士和许多媒体都认为李小鹏的男团、双杠和跳马是最有把握的夺金点。而且还有不少人认为,已有13项世界冠军在握的李小鹏将在本届奥运会上,打破李宁夺得14项世界冠军的纪录。面对着如织的记者,潘建国非常低调,她请求记者不要给儿子太大压力,好使他以一颗平常心投入比赛。

母亲的担心并非多余,先是由于队友失常,团体仅列第五,后由于跟踺受伤,跳马时算错了步子而名列第七,接下来在最后一搏的双杠中因落地的一小跳仅拿了一块铜牌。别人拿了奥运会季军是成功,可李小鹏的铜牌,却是不折不扣的滑铁卢。顷刻间,小鹏的梦想化作一缕痛苦的回忆,遗落在爱琴海咸涩的夜风中。原来守候在李家看电视,准备小鹏成功后捕捉第一欢庆场面的各路记者都走了,偌大的新居此刻静极了。雅典有记者帮小鹏接通了家里的电话,听到妈妈的声音,小鹏泪流满面,痛哭失声。远隔万里的妈妈此刻又何尝不是心如刀绞——儿子在国人的重望之下摔了大跟头,必将承受无数骂名,做母亲的当然心疼——小鹏是妈妈的心头肉,不但因为他辉煌的运动成绩,也因为他是个孝顺儿子。

随着李小鹏运动成绩的不断攀升,各种荣誉接踵而至:全国十佳运动员、全国最佳体操运动员、中国体育电视奖最佳运动员和最受欢迎运动员等等。他还作为最年轻的主席团成员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和各地代表共商国是。尽管头顶令无数人艳羡的光环,但身为家中的独生子,常年在外的他理解这些年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种种艰辛,也深深懂得肩头上照顾和瞻养父母的责任。悉尼奥运会前夕,逐渐有经济能力的李小鹏看到父母上班比较辛苦,于是让他们办了“内退”,在家享享清福。为了不让父母替自己担心,小鹏从来报喜不报忧。前年冬天,他得了重感冒,持续了一个多月才见好转。此事后来还是北京一记者到湖南做节目时告诉了潘建国,他们才知道的。妈妈当即打电话责备儿子:生病了怎么也不告诉家里?小鹏轻描淡写地说:“一点小病算什么,好了多时了。”其实,这场病已影响到他的训练。

在人们眼中,李小鹏是个时尚、阳光的大男孩,但熟悉他的队友却说,小鹏是个非常细心的人。有一次出国比赛,比赛完了队友们照例结伴出去逛街购物看风景,但在回宾馆的路上,走着走着却不见了小鹏,队友们联想到当地社会秩序不好,要是小鹏被人劫持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于是全体沿路返回寻找。结果在一家药店找到了李小鹏,只见他连比带划,满头大汗地和老板“交流”着。原来,他想到父亲肠胃不好,进药店给父亲买药去了。

奥运比赛结束后,想到儿子很快要从雅典回国了,为了不影响他的情绪,潘建国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了自己的精神状态。小鹏回家的前一天,她专门到一个从不去的名店做了一次美容美发,并精心为儿子准备了一束鲜花。她还邀请了不少亲友以及小鹏原来的教练、队友和邻居,组成一个庞大的亲友团去迎接他,为的是给儿子一些心理安慰。

新房装修时,潘建国特意选了一间朝阳、最大的房间作为儿子的荣誉室。小鹏在家的两天时间里,妈妈和第一次回新家的儿子在荣誉室里聊了很多,帮儿子分析失利的原因。潘建国认为由于状态和伤病的影响,小鹏没能成功,但他的技术不存在问题,她在网上查过,他的“招牌”动作“李小鹏跳”和“李小鹏挂”仍然引领了当今世界男子体操运动的潮流,一两年内没有人能够完成这两个动作。失利的李小鹏回到家时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妈妈能理解。她安慰小鹏,你现在才23岁,今后几年在技术动作方面还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前国家队的李东华31岁时还代表瑞士拿了奥运会鞍马冠军。李宁也是将近30岁才创出他运动生涯的辉煌。只要有勇气,没有过不去的坎。妈妈还告诉儿子,家里随时准备着为他服务,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去北京照顾他的生活。最后,妈妈慈爱地拍着儿子的肩头说:包括妈妈在内的所有亲人都期待着你的再次成功,也相信你有能力再度辉煌。

后记

百年奥运,回归故乡。现代奥林匹克史上最精彩、最成功的一次奥运会在她的故乡雅典落下了大幕了。这次盛会造就了一批英雄,同时也让不少昔日的英雄走下了神坛。人们为成功者欢呼,为失败者惋惜,当然也少不了嗤笑和不屑。

然而时间终究会冲淡一切,运动员们也最终要回归往日枯燥艰苦的训练。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和经历的苦难一般人难以知晓,而身后那个沉甸甸的家才是他们疲倦的心灵栖息的港湾,只有家中的至亲至爱才是真正喜他们之喜,悲他们所悲——冠军只有一个,在冲刺的路上,多数人只能以失败告终。厚望之下,功败垂成,他们的家人便要和他们默默地承受着骂名和压力。

“金牌诚可贵,银铜价也高。只要曾拼搏,无牌亦英豪。”这首套用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的诗句,恰恰反映了体育运动的内涵。几年后,运动员将离开他们为之洒下过血汗和泪的舞台。功名利禄身外事,留下的真实便是他们曾为了那方舞台的精彩拼搏过,他们身后的亲人为他们牵肠挂肚过,为他们默默奉献过。于是我想,手捧鲜花的英雄和为之付出过的人们同样值得喝彩;落寞的选手和他们的亲人同样可亲可敬。